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期频频挑战世界公义,企图对历史翻案,不仅引起亚洲邻国警觉,也遭到美国媒体和政界人士的批评。备受压力下,日本内阁官房长官、日本外相连忙“扑火”,辩称日本政府无意修改涉及二战历史问题的“河野谈话”,安倍政府会“坦诚向国际社会说明历史问题”。
事实上,日本二战期间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,如今安倍公然挑战世界公义,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,势必引起公愤,遭到国际社会众口一辞的抨击和谴责。日本必须端正历史观,否则只会四处树敌,输得更惨。
安倍上台以来,其右倾立场日益暴露,接连就历史问题抛出言论,质疑东京审判,又表示不会完全继承“村山谈话”,更惊人地指二战时期日本“侵略”一说无定论,安倍内阁众多成员参拜靖国神社。二战时期的日本与德国一样,发动战争导致生灵涂炭,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罄竹难书,其侵略罪行铁证如山,不容否认,这已经是国际社会的共识。如今安倍淡化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反人类、反人道罪行,以似是而非的言论模糊历史,这不仅引起亚洲邻国的忧虑和不安,而且是对人类公义明目张胆的挑战。
-
美国是确立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导者,安倍翻二战历史的案,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,也是对美国主导地位的挑战。美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媒体如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发表社评或评论文章,对日本发重话,狠批安倍的言行是“可耻而又愚蠢的事”,明显就要给予安倍当头棒喝,指责安倍在侵略的问题上狡辩。可见,为战争罪行翻案,替军国主义美言,就是与全世界正义力量为敌,连作为日本盟友的美国也不容忍。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下,日本只能低头,对翻案之风有所收敛。
《人民日报》日前发表“论《马关条约》与钓鱼岛问题”的文章,质疑日本对琉球的主权。琉球王国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,到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藩属国。1879年,日本政府以武力吞并琉球王国,将它改名为冲绳县。二战后美军直接管辖冲绳,1972年美军单方面将冲绳交给日本,但向日本移交的也只是治权而非主权。
二战战后秩序的重要内容之一,就是战败国必须归还侵略领土。《人民日报》重提琉球问题,意义非同一般。中国今天要解决琉球群岛、钓鱼岛的主权问题,就是执行《开罗宣言》、《波茨坦公告》等国际公约处置日本的规定,是对二战战后秩序的维护。
我国一句琉球地位可以再议。一石激起千重浪。日本大骂不已。看来击中要害。琉球想独立的人一定会高兴得佷。美国佬口登目呆。这叫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妙极!
中国总批判日本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如果进一步提起冲绳归属问题的话,中国会让自己搬起巨大的石头。”日本“搜索中国”网站8日用这样的话来向中国发出警告。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的中国专家看来,如果运用得当,“冲绳再议”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反击日本在钓鱼岛挑衅的一张牌。
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焦点的时候,琉球可以作为一张牌,这张牌肯定能打痛日本。日本右翼一直有一种说法,宣称“中国会先夺钓鱼岛,再夺台湾,然后夺冲绳,最后攻占日本”。这也显示出琉球问题对日本的重要性,适度打这张牌能够点到日本的痛处。不过学术界谈到琉球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,琉球问题及冲绳问题不仅牵涉到中日,还牵扯到中美。因为它是美国战后的精心安排,这里有美国在第一岛链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。琉球问题最重要的一个现实影响因素就是综合实力的对比,涉及到中日综合实力的对比,也涉及到中美综合实力的对比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吴怀中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说,“冲绳再议”观点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学术上的观点,这种观点一直存在,因为从历史上和法理上来说,日本“占有琉球”以及霸占钓鱼岛缺乏依据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正因为日本缺乏法理依据,所以日本会在中国学者提出“琉球再议”之后非常戒备,更加防范中国。在日本一些人看来,这是中国一种有系统的战略,琉球问题只是一个开头而已,由于涉及领土问题,日本不会轻视。不过“琉球再议”在中国是一种学术界的声音,利用这种声音可以向日本施加压力,引起日本方面的重视,促使它有所顾忌。不过作为一场对日本的领土主权“斗争”,要想取得更大的效果,中国还需要有一个更全面的通盘考虑。
评论